视频课程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54y1S7ce
我写的第一篇关于复习的文章聪明人早已不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知乎上成为该关键词点赞最多的文章。
文中主要提到了我们对信息的记忆效果取决于用脑量而非复习的次数和频率,当然复习必不可少。其次和一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的弊端。
有很多人能够GET到我的思路自然会给我好评,但是有些人并没有深刻实践就直接喷我说我带节奏等等。那我继续带一次节奏把大多数人从坑里面拉出来。
首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大方向上是对的,它揭示了一个人的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然后随着长时间不复习会被消退和干扰,有可能记住了抽取不出来,也有可能完全遗忘。
为什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能用在学习的复习上呢?
首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实验对象是无意义的材料,让一个人背诵随机乱码:asklfjlksajf,无意义的信息很难记忆,所以一个人记忆无意义信息的遗忘是和记忆有意义的信息是不同的。
比如让我记忆:wszt,我的大脑会把它构思成有意义的信息——我是猪头的字头,我记忆有意义的信息比这个乱码就自然会牢固很多,也就是说这个实验抛却了人脑的主观能动性将信息从无意义的材料转化成为有意义的材料,其次整个实验的数据都来自于人们背诵无意义的乱码,那么背诵无意义乱码的实验数据为什么要用在平时我们学习有意义材料的复习中呢?
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我们学习的信息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信息不能够用无意义的信息的记忆实验数据去判定我们的复习时间。
2、我们学习的信息也有可能是短期内对我们无意义的乱码,我们人本身具有主观意识能动性将无意义的转换成为有意义的信息去记忆,那么一样不应该用无意义信息的实验数据去作为复习规律。
比如记忆英语单词:defence 防御;防守,这个单词如果我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机械的反复念可能念个30遍我也能记住,然后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去复习。但是我为什么不能加工成为有意义的:打篮球得defen分后撤ce回去防守呢?而且我构建这个有意义的联想是我长期经历的生活事件,我可能一次就永远记住了,可能根本无需复习或者复习2次就永远记住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复习时间
一、 复习点的确定(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制定):
1. 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 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 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 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 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 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 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 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大家通过观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这个复习周期是很密集的,而且通过以上的单词的实验案例,我相信已经告诉了大家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密集的复习频率去学习。
在《聪明人早已经不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篇文章中我提到:记忆效果主要取决于用脑量,用脑量类似于我们将球抛向空中的力量越大,这个球回落需要的时间越长。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记不住的数学题我们会深刻的记住,哪怕我们没有使用任何记忆技巧,当我们对一个事物用脑思考的程度越高记忆效果就自然越好。
很多人将无意义的单词加工成为有意义的信息之后记忆效率明显比机械记忆高得多,任何学校的材料一旦被加工成为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记忆深刻,在生活中我们有些人也有意无意在使用用脑量加深记忆。
我门小区有一个情圣总是能让很多女生为他心动,记得有一次我在饭店跟他吃饭,这时候一个女生打电话约他出去玩,我看他委婉的拒绝了,然后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要拒绝那个美女的邀约。他说:想法产生感觉,如果我拒绝她,她就会对我产生想法,产生想法后会加深对我的记忆和想象从而对我产生感觉。我当时听不懂他说的这些复杂的恋爱手段,但我懂一个点:他在想办法加深那个女孩对他的用脑量,只是对方不知道。严格的说我遇到了一个PUA.
因为长期做记忆讲师,我的很多学生都会跟我谈论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谈到它就会牵扯到复习球怎么办,什么是复习球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学生说它在学校每天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一旦他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去设计时间节点复习,一点点知识还好,如果知识特别多而且繁杂就会发生一个必然的矛盾,很多知识的复习时间节点会发生重合,当重合的时间节点多了,他的复习就成为了一团乱麻,当然我们说这未必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背的锅,可是固定出这种时间周期的复习方式不管什么曲线都会发生这个矛盾。而且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很繁杂知识点的学习过程,难以避免不出问题。
那么列举了这么多弊端,我应该提供一些核心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复习方案才能让读者满意而归。
我们为什么复习?因为我们记不牢有容易忘。
建议:通过费曼学习将无意义的材料加工成为有意义的来加大用脑量提升记忆效果。
我们复习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不好吗?
在一个剑桥考医科第一的学霸学生的视频中谈论到自己在中学的时候循规蹈矩使用前暂式复习时间表法去复习知识,提前规划好考前几周的备考计划,但是在6年的过程里他都在使用自己自创的回顾式备考复习法,摒弃了这种传统的复习时间表法。
我的学生在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和他吐槽过一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提前设置好复习时间表或者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置好复习时间表是预先规划好未来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剑桥的学霸和我的一些学生包括我本人都发现了这种弊端,所以在几年前我就推荐学生不用这种策略去复习了。
这种提前固定好复习时间表的复习方法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复习策略,它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必须判断出未来需要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问题是这个预测的步骤本身就很棘手其次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我们会发现我们认为的重点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重点会发生变化+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打断复习预测的重点。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按照自己事先预定的艾宾浩斯或者别的复习时间表去复习,或者我们意志力超强按照这个时间表去复习了,但是又可能因为预测错误复习了一些无用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不能够跟着这种时间表走去复习。
2、这种按照时间曲线去复习的策略鼓励我们把复习默认成为和实践紧密相关的行动,而不是复习的内容是重点,这个点就很致命了,如果你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了某个时间表,而这个时间就成为控制复习节奏的主轴,因此你每天都会想着这个复习时间表,然后参考复习时间表,但是复习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从复习内容的角度去指定复习时间,在我的记忆课程中,我会告诉我的学生,我们记忆过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种记忆块:高强度记忆块、中强度记忆块、低强度记忆块,当你要复习的内容已经成为高强度记忆块的时候,你需要暂停它的复习,如果是弱强度和中强度记忆块你需要做一些特殊的记号,然后我的复习策略是一周内4次复习时间,但是这个4次复习时间的周期安排也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记忆的时候用脑量很大,也许你一次就永远完成了记忆,可能这种一周内随机变动的4次复习你都不会使用够,所以我的记忆课程中的复习策略是随着对材料的掌握程度而变动的。
3、当我们使用固定时间表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时,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对一个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只是看到了我们在某个时间点复习了什么,这是在鼓励被动和低效率的努力,比如有些知识明明掌握得很好了继续复习=浪费时间,应该让复习知识的内容成为复习时间的主导。
4、固定的知识复习时间表成为我们拖延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我们该复习了,可是还没做复习周期时间表呢,于是拿出各种颜色的笔花了大量时间制作了一个漂亮的但是永远无法严格遵守的时间表。或者因为惧怕做不出比较完善的时间表而拖延复习。
综上所述,无论是记忆还是复习都应该让它成为一个由人和知识主导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机械化一般的固定时间复习周期表,这很不灵活且低效。
我们知道几个在学习和复习中的2个大点:
1、记忆的时候用费曼学习加工材料加大用脑量。
2、复习的时候多使用主动回忆和间隔复习(间隔复习的周期灵活而不用时间表或者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时间节点制作复习时间表)就可以了。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标记符号或者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来标记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强度记忆块还是中强度还是低强度),如果掌握程度不好,我们就优先设置时间复习。复习前,多写下一些预测性的提问,鼓励自己主动回忆答案从而检测自己对学习过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是一个灵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定死的过程,使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拥有好的学习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