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6/10/6  

 

 

  阅读中的记忆

  阅读可是娱乐、一种消遣和放松的方式,但是对于那些渴望学习的人而言,如果发现自己阅读完一本书,却什么也没有记住,这是非常尴尬而且沮丧的,而这样的人群不在少数。

  如何在阅读中保持更多的记忆呢?

  保持对文章更多信息的记忆,最好的办法是先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且最好能够举一反三想到一些现实中类似的事物事例来帮助自己发散思维并且记住文章更多的核心信息,因为调动了符合人脑记忆原理的视觉记忆和联想能力。

  不可否认阅读材料的不同使用的阅读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

  做笔记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错,拒绝做笔记,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肯定是有道理的,因为它要调动你的更多感官,做笔记能提高注意力,不容易走神。但是做笔记一定要思考而不是盲目的抄,这样是劳而无益的。做笔记的时候,应该积极思考,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你表达的见解越多,你的大脑吸收率越高,因为笔记本就像是你的学生一样,你的大脑在输出知识的时候,你
的学习效率才高。

  找出关键词

  我们看到一篇很长的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核心信息往往不会很多。找到核心关键词就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可以使用下划线、圆圈、打勾等等助记符号。一目了然的找到了信息关键词也方便以后的复习。当然找关键词切不可随意,如果一篇文章全部是关键词就等于没有了关键词。

  做自己的批注

  很多人喜欢爱护书,认为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毛主席学习很爱在书上乱写,在同学面前应该算是书杀手了,其他这是符合大脑原理的,一个人看书的时候表达的观点越多,他学习到的和思考得到的知识也越多,反而一本干干净净的书,可能能让读者学到的知识很有限,有一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哲学家说但凡伟大的,皆是叛逆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凡叛逆有独立个性的人是不会尽信书和老师的,他们会去创新、去发现新大陆,独立思考自己接受到的一切信息,正是这类人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

  自我提问并且回答

  阅读文章之前,应该问自己想要了解哪些问题或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等。阅读时找到这些提问的答案。

  图示

  用图形的方式描述书中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等等其他图像,帮助理解信息脉络,用箭头和连线把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的画出来。

  制作复习卡片

  将要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制作页码卡片方便自己查询和复习。

 

 

 

 

Copyright(C)2015-2021 记忆宫殿培训网 www.jygd520.com 备案:桂ICP备20006286号-1 技术支持:桂林网站建设

记忆宫殿QQ群:259801655  285907006   

客服QQ:2853510348 2853510346

网络YY:68057491

客服QQ:
2743836678  

学习QQ群:
259801655
285907006 
201805657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