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而这时会出现有初始的投资公允价值与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一个比较,若大于不作调整,视同被投资企业的“商誉”,这时二者数值还是趋同了。若小于,则视为被投资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需调整初始成本为入账价值,并将此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
记忆:厨师(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成本)买菜做饭,投资他买菜的企业(投资企业)是饭店,购买饭店老板需要投出资产(投出资产)30万,饭店每天创造营业价值(价值)。
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记忆:每天买菜和员工工资是成本,老板用成本和卖饭的利润进行权衡利益(权益法)进行核算(核算)收入。
而这时会出现有初始的投资公允价值与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一个比较。
分析:公允价值的含义是大众认可一个事物的价值,比如白菜2块钱一棵。可辨认净资产是一个财务的价值是可以估算辨认的如一套房子的价格,不可以辨认的资产如一个商标的价格,定价是模糊的。
记忆:想象厨师投资买来的白菜是公允价值2块钱的东西,你拿着个白菜和一张可辨认的很干净的新人民币100块(100块=资产)资产进行比较,你选择了100块。
若大于不作调整,视同被投资企业的“商誉”。
记忆:若大雨天不做调整(若大于不作调整)穿上雨衣就会淋湿,我穿上雨(商誉)衣。
若小于,则视为被投资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
记忆:小雨天(若小于),被朋友投掷(被投资)雨衣的企业家比尔盖茨往后退了一步(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
需调整初始成本为入账价值,并将此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记忆:想象我去进货15块钱一件衣服,我私底下跟供货人讲价13块钱一件,这样就调整了初始进货成本,记入账本价值13元一件,然后回去跟老板报价15块钱一件进货,这2块钱的差额的进货收入就是营业外我得到的收入。
作者:宁梓亦
QQ:2743836678
转载请注明出处
|